
【一】
大岭煤矿宣传部部长郑秋生,在矿上是个名人。
他的出名在于年龄,刚刚二十八岁,就当了宣传部长,是全矿八十多名正科级干部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这还不算,不久前的党代会上,郑秋生以九十八票的高票,当选为党委委员。总共只有九名委员的大岭矿党委会,除过他外,年龄最小的一个委员,是四十七岁的总工程师。
其实,两年前,郑秋生已经是正科级。那时他是团委书记,岗位不太重要,大家不太把他当回事。
二十八岁的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无疑是这个职工家属超过两万五千人,省属国营大矿的一颗政治明星,许多人看好他的前途,毕竟,巨大的年龄优势摆在那儿。
作为党委的工作部门,宣传部的地位,不能说不重要,但毕竟不像组织部、纪检委或者行政业务部门那样有实权。它的主要工作是务虚,同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交集不多。
郑秋生部长上任后,按他自己的话说,要把务虚的工作,当成务实的工作干,在一个个具体的活动中,体现出务虚的本质,以实促虚,完成宣传部门工作任务。
那段时间,宣传部门的工作确实很红火。“青工轮训”、“征文比赛”、“演讲竞赛”、“歌咏大会”,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矿上广播站的播出时间,也从原来每天三个小时,延长到五个半小时。
白天,除了机关八个小时工作时间外,遍布矿区各个角落的五十多个高音喇叭,都会高亢地播送“矿区新闻”、“文明赞歌”、“理论热点”等专题节目。
单身楼片区,住着两千多名三班倒单身职工,很多人不胜其扰,几个高音喇叭的电线,多次被人故意剪断。公安科将此事定位为政治事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追查。那时候不像现在,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想破获这类无头案的难度很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前任的宣传部部长,不是不想搞这些活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解决活动所必需的人财物,也很难得到基层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现在,有身为党委委员的宣传部长亲自出面,事情好办了很多。全矿五十多个部门,近百个基层单位,多少都得给郑秋生部长一点面子。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宣传部,每个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在全省煤炭系统的季度考评中,连续四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郑秋生当选党委委员的时候,还没有结婚。那时,全国都在提倡晚婚晚育,虽说郑部长对当晚婚晚育标兵,没多大兴趣,但也没有三十岁前结婚成家的想法。
不想结婚,不代表不谈恋爱,没有女朋友。
郑部长的女朋友叫媛媛,是子弟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她和郑秋生是师范学院的同学,不同系也不同班,他俩是同时分配到大岭矿子校的。
那一年,子校分配来的教师就他们两人。
郑秋生是不愿回陕南山区农村的家乡,没办法才选择没人报名的煤矿子校。媛媛不一样,她的家就在大岭矿,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也是从矿区中学考进师范学院的,毕业后,回到父母的身边,是顺理成章的事。
郑秋生学的是政教专业,刚到子校时,担任初中的政治老师。他个子不高,精力旺盛,上进心强,特别热衷各种社会活动。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学生会的副主席,兼任宣传文艺部部长,同时担任系里的共青团总支部书记,早早加入了党组织。
来到矿区子校,郑秋生依然是活跃分子,仅仅当了一年多政治老师,就脱离了教学一线,担任了学校团委的负责人。
媛媛的祖籍是东北黑龙江,爷爷是当年国家为支持渭北煤田的开发,随单位整体调动,来到西北的。她是个名副其实的“煤三代”,全家人都在煤炭系统工作。
媛媛已经去世了的爷爷,曾经是大岭煤矿的副矿长,她的父亲是食堂科的科长,小姨是医务所的医生,姨父是机电队队长,叔叔是矿务局某处处长。
这个大家庭,光在矿务局内各单位工作的,就有二十多人,如果在地方上,一定会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媛媛是个文静的姑娘,容貌清秀,光洁白皙的脸庞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个子不低,但有些单薄,性格有点内向,不善言谈,不爱热闹,经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她学的是语文教育专业,常常沉溺在三毛和张爱玲的意境里,颇有文艺女青年的范。
万能资源整合网 » 宣传部长的恋爱史(小说)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