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原价299的终身会员,

618活动限时优惠99元可开通本站永久会员!

备注:【永久会员】,即可领取优惠!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向来很讨厌动不动用“公知”这个词去攻击别人。

“公知”这个词是生造出来的,全称是“表达公共意见的知识分子”,原意大概是指在媒体上对时事进行评论的读书人。这个词本意是没有好坏的,是一个中性词。

这个中文名称,有人说是出自南方某刊物的一次人物评选。其实,它指代的含义,要回溯到报纸出现的初期。

为什么读书人被说成知识分子呢?因为倒退几十年,读书人是很少的,都是很受人尊敬的。人们默认读书人更了解这个世界,因此读书人被尊称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这个词也是舶来品)。

自从报纸出现以后,就有读书人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时事评论甚至攻击他人。早期能在报纸上写文章骂人的,都不是普通读书人,都是有名望、有地位的。普通人没有影响力,不能带动报纸销量,人家也不会登你的文章。这时候,知识分子就分了层。能在报纸上写文章骂人的,就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

“公知”大概就是这期间诞生的,指的就是有资格在报纸上品评时事人物的高级知识分子。这其中,也包括那些“黑化”的、“变节”的。

在南方某刊物出了一个“公知”的榜单后,开始人们默认这个“公知”是褒义的,被称为公知是一种褒奖,是道德模范。后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变化,其中一部分人显然在道德上称不上模范了。于是有媒体进行了批评,“公知”又变成贬义词了。就像某个时期,读书有罪、“知识分子”人人喊打一样。其实这个词本身从来没有褒贬的。

当社会进步,教育普及,媒体从纸媒扩展到电视、扩展到网络,于是出现了自媒体。

这时候,在媒体上能够发声的,就少有没读过书的了。这时候,人人都称得上知识分子。但是“公知”这个词,还是有不是十分明确的分野,指的是在媒体上表达意见的“学者”、“专家”、“艺术家”这一类人,与“KOL(意见领袖、大V)”的意思类似。当然KOL的范围更广一点。人家自带光环,自带流量,都是平台喜欢的。其中有一部分人不那么爱国,或者表面上爱国,实际上“黄皮黑心”、“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于是有一些人用“公知”来指代他们,把“公知”这个词污名化了。普罗大众觉得很解气,纷纷引用这个词,甚至到了不喜欢某个大V,就给他扣一顶“公知”的帽子。

但是,不要忘了,“公知”这个词,词性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本身还是中性的。那些骂别人“公知”的,本身也包含在“公知”里。把“公知”这个词污名化的他们,等于把自己也骂了。

至于这些骂别人“公知”的,自己是不是也是“世界公民”,一边以“爱国”的名义挣钱,一边拿着别国的护照,在国外买别墅,在国外有一堆亲戚,普通吃瓜群众是不会知道的。

有人觉得把“公知”污名化不合适,于是造了“伪公知”这个词。问题是,“公知”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不可能因为人为的给它加上了“公理”、“正义”、“道德”等等的含义,就变成一个褒义词。也不可能加上一个“伪”字,或者某些人不道德了,就变成一个贬义词。

中文文字的表意,有时候是很明确的,“公知”就是这样。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原价299的终身会员,

618活动限时优惠99元可开通本站永久会员!

备注:【永久会员】,即可领取优惠!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100集网络营销课程,网络营销方法,免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