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比较敏感,真假任你评说,如有细节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我是老祁,是一个在基础教育民办学校什么职务都干过的语文老师,包括校长、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后勤主任、招生办、校长室、基建主任、对外联络员、学校赔酒员……我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因为:知道的太多了。虽然我依然在热情的工作,除了学校的活,我也没有其他的本事了。

最近总是在独处时或在梦中,出现贾宝玉把头发剃光,站在雪地里,大红披着大红袍,还有几个人用一个破凉席卷着王熙凤的身体扔到郊外树林里的场景。

一个饱经沧桑的声音传来: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我说的这些事儿,都是昨天发生的事。不能暴露出任何当事人的信息,所以我只能有保留的说点真相。可能是我看历史书太多了,所以从来不敢断定历史有没有真相,但是确信历史一定隐藏一些道理,和教育界的明白人共勉!

我的亲身经历,看着一个优秀的民办学校。是如何从昨天起高楼宴宾客,今日墙倒楼塌了的。

我是这个民办学校刚成立时加入的。当时的老师队伍有师范生、高中生、退休的公立老师,招聘会来的老师也不少。看看校园,摇摇头就走了,所以能留下的,简单说就是老弱病残。请的生活老师都是学生家长。后勤管理人员都是老板的发小。

当时老板和老师的关系,至今让我经常回忆。曾经和老板在路边烩面馆喝酒,他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感慨的说:“老祁,咱们学校什么时候能招够1000个学生,能有100个老师,我这辈子都值了。”我也感慨,两人碰杯,大醉而归。

第一年只有四个七年级小班。当时没有绩效考核,没有班主任量化考核。我们九个老师加上五位生活老师。只有一个领导,就是王老师统管着学校的所有事情。没有教务处和政教处,更没有校长办公室和招生办。但是效率却奇高。

那时的教研活动,就是9位老师加老板,在办公室围着火炉,嗑着瓜子,煮着汤圆,拿着课本,老师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形成决议,由王老师记录大家统一实行。老板是属于列席嘉宾,大部分时间插不上嘴。无拘无束,毫无负担,没有等级划分的氛围,让我终身难忘。那时候对教育的激情,就像老师把瓜子皮扔进蜂窝小煤炉燃起的火苗。

没课的时候,老师,生活老师和老板,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在操场打篮球。由于老板微胖个子不高,所以打球的时候大家都喊他熊总。

那时的工资发现金,工资栏只有两项,基本工资和奖金,基本工资都一样,每月一半人拿奖金,由老师和生活老师不记名投票产生。

寒暑假招生,我们骑着摩托车,一个老师带一个生活老师,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学校周边十几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跑了一遍。第二年秋季开学,七年级招了八个班。暑假开学前一天晚上,教职员工宴会,老板哭了,他拉着他媳妇,向老师和生活老师,三鞠躬。

第2年招的老师就有本科生了,几个月后招来的几个大学生。主动向老高中和师范生请教。因为他们不论学生的反应还是教学成绩,确实和这一帮老人差得远。这一帮老人无所保留的认真传授。一个老帮心心敬老的氛围。让我至今怀念不已。以后我在很多学校举行过老教师帮新老师的传帮带活动。但是再也没有当年的感觉了。

学校的兴盛就理所当然了。第3年毕业出了个当地的中考状元。学校一下出名了。来主动报名的越来越多。招的老师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招了几个研究生学历。学费也水涨船高。班级的班额也越来越大。最大的一个班达到过105人。这时候。我发现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首先是老板。他报了好几个名牌大学的速成班。同时也结识了好几个教育界的名人。除了请他们来学校做报告。还聘请了两名专家。定期来学校辅导具体的工作。最大的感受是。学校由土变洋了。

老师开始分出等级。每一次考试也增加了绩效考核算法。除了成绩。基本上六亲不认。所以全体老师开始一股明争暗斗的风气悄然开始。有几个老师为了成绩开始抢占时间,在自习课偷偷的讲课。也有的老师在小黑板上偷偷的写题偷偷的藏到桌子底下,怕别的老师看见,当然最夸张的是,我曾亲眼看着一个老师,在夜里潜入教务处,去偷月考试卷。只要往哪一个方向努力,哪一个方面就会出现效果。学校的成绩一直往上涨,每一个年级的平均分都远远的超过相邻的学校。每一个老师在压力的作为一种既痛苦又自豪。谁都不喜欢这种氛围,但是又乐于听到家长对学校成绩的夸奖。

老板现在忙了,所以学校的事不怎么管了。他首先把后勤的主任撤了,这个主任是他同甘共苦一块长大的发小,但是因为在采购和伙食上经常和他发生争议,他说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所以把发小给开除了。采购交给了他的小舅子,直接把他小学没毕业的媳妇儿叫过来当学校的总后勤主任兼总会计。这样一来,生活老师的队伍也改了,当生活老师组长的都是会察言观色,和他媳妇特别能谈得来的几个妇女,创业史的那几个学生家长,生活老师也被他找理由开除了。

中层管理人员也进行了调整。

首先教务处用的是从深圳一所小学过来的陈主任。据说他在深圳担任一个小学的业务副校长,那是一个贵族学校。而这个陈主任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和老板是在一个酒桌上认识的,当时他说自己的教育观念时把老板给说晕了,佩服的五体投地,尽管很多教育术语,老板根本就没听懂。政教处主任用的是我,因为我在九年级当班主任是有名的管理严格,尤其是打架的学生特别少。学校又设立了招生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对外协调室,学校教研中心。用的大部分都是从郑州聘过来的专业人士。

那当初负责的老王老师去哪了呢?回家了。因为在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时,老王和老板吵了起来,老王认为绩效考核没有考虑到老师本身的差异,时间长了会打击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没有顾虑到学历低的老师的感受。和老板吵了,自然呆着也没什么意思了。老王自己走了,老板也没有挽留。

我现在依然在和老王联系,老王现在不干这行了,在老家卖牛肉,我们在一块喝酒时,他总说这个行业不能干了,不好好干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好好干得把人气死。

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事也越来越多。老师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但是自己辞职的老师比学校辞退的还要多。当初创业的那几位老师都走了,其中老李走的时候给我留下一句话,老祁你也走吧,现在走心里还好受点。省得被别人撵走。虽然我没有听他这句话,但是一年后我也走了。

我走的原因是,和他从北京请过来的专家校长意见不合,期中考试开家长会,按照我的安排是各班主任在班级里,和家长沟通,汇报学生成绩,和家长交流下一步管理情况。而专家校长主张采用全校式的感恩教育,做感恩教育的是他在北京认识的一个专做教育的团队,他们来了以后,总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做传销的团队,后来事实就是如此,据说后来去湖北做成功学报告,直接被当地部门在会场上给带走了。因为我觉得华而不实,没多大意思。搞这种活动还容易被家长取笑。结果专家校长直接给我扣了一个帽子,叫思想保守,僵硬不化。那次争吵后我就不怎么吱声了。然后到了期末,我默默的卷起铺盖走人了。我是创业团队,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人,我走时老板非要把我拉到饭店吃饭,没人作陪,我默默的吃饭,默默的喝酒,老板象征性的给我夹了一次菜。这使我想起当年我们一起在路边吃烩面时候的场景。从那以后我不光没有见过面,也从来没有和老板联系过,我想今生可能就山水不相逢了。

后来的事都是我听说的。

我走了以后,政教处用了两个老师,都是善于察言观色,八面玲珑的人。其他各处的人也慢慢的都调整了,上来的都是会来事,会说话的。由于老板经常在北京和他的情妇住一块。所以学校里副校长和主任的权力越来越大,一茬一茬的人就这样来了又走了。走的多半是有能力,有个性,对管理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又施展不开手脚。来的新人能留下的大部分都是逆来顺受察言观色的人。这样学校的风气反而一致了。不论从管理到老师,为人处事都是一个风格,表面上来看和谐无比。像当年老师可以在政教处拍桌子和主任争吵的场面,不可能再出现了。

我曾经和一个离开学校的教务副主任一块吃饭,他喝多了对我说,老板曾亲口交给他一个任务,把三年以上的老教师全部想办法辞退,原因是既不好管理,校龄工资补助越来越高,感觉不值。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老教师总是把当年创业时老板的一些糗事当笑话来回乱说。他说的这话我不好接,我只是默默的看着他感慨的表情,心里想,老板在和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会忘了你也是一个老教师。

现在的情况当地的人都知道,一个曾经轰轰烈烈几年的时间崛起于当地的教育集团,现在已经萎缩了,算不上倒闭。但是名声很臭,也没几个班级了。听说老板准备让这个学校转型,出让给一个汽车修理培训学校

由于我离开后学校衰落的这些年,到底发生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所以不能瞎说,误导大家的思维。我只是感觉可惜可叹。我回忆中的三个场景,大家体会一下。

一个学校老板可以和老师同时打球,在路边吃烩面时,你能感觉出什么吗?

一个老师可以随时和主任校长拍桌子争吵,你能感觉什么吗?

在办公室围着煤火炉,煮着汤圆。嗑着瓜子老板和老师一块教研活动,这又能让你有什么感想?

但是也有一些让我感觉漠然的场景。

一个老板在和中层管理者商量,如何把老人撵走,你什么感觉?

一群马屁小人察言观色的,把一帮有个性的老人撵走,然后再招收一批和他们同样察言观色的老师,你有什么感觉?

一群外地来的专家,在台前声嘶力竭的做成功学演讲,而一线的老师在会场昏昏欲睡,这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一个曾经相当优秀的民办学校,在短短的15年就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轮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相似的曲目,总是有一个奄奄的声音传来。我昨天看你起高楼,今天看你楼塌了。如果你处在红尘外,看着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做事的人们,他们只低头去做事,而忘了停下来思考。

作为一个教育界的我怕滚打着,只能默念前人的叹息: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是一张图片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备注:【永久会员】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